书海阁小说 > 红楼:重生贾瑞,铁血风流 > 第299章 捷报传来,内宅暗流
  波云诡谲,金铁交鸣,硝烟弥漫。

  贾瑞注视着数十名精壮汉子排成三列,他身旁站着位金发碧眼,身着黑色教士袍却卷着袖子的西洋人,正是法兰西传教士费熙。

  两人一见如故,观点相似,于是费熙今日便邀了些活跃在扬州的法兰西武官雇佣兵,让他们给贾瑞演练欧陆最新的陆军战术。

  只见费熙紧盯着场中,不时用语言生硬,但表意清晰的汉语下达指令:

  “第一排!举铳!瞄准——前方草靶!”

  “稳住!点火!”

  “砰!砰!砰!砰!”

  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响骤然炸开,白烟升腾,怪味弥漫。

  远处的草人靶子,顿时木屑草屑纷飞。

  “第二排!上前!举铳——瞄准——点火!”

  费熙的指令毫不停歇。

  随即第一排退后赶紧填充弹药,第二排向前,又是一阵齐射!弹丸破空之声令人心悸。

  第一排士兵退后,咬开油纸包,将火药倒入细长的铳管,再用通条狠狠压实。

  与此同时,第三排士兵已沉稳上前,填补了第二排刚刚退下留下的空档。长铳如林,黑洞洞的铳口齐齐对准前方。

  “第三排!举铳!瞄准——点火!”

  又是一轮震耳欲聋的轰鸣,草屑与木块高高扬起。

  此刻,第一排士兵已然装填完毕,重新挺直腰板,铳口再次抬起。

  第二排亦已完成装填,蓄势待发。

  三排士兵如同一个精密咬合的战争机器,一列射击,一列预备,一列装填,循环往复,毫不停歇。

  连绵不绝的爆响在校场上空回荡,硝烟弥漫如浓雾,将阳光都滤成了惨白颜色。

  贾瑞毕竟见过后世先进武器,所以表情还算平静。

  但他带来的随从,哪怕是黄虚这等高手,神情中也露出浓浓惊讶。

  他们虽也见过军中老式的三眼铳或者鸟铳,何曾见过如此齐整高效,声势惊人的排枪射击。

  数番下来,三轮齐射完毕,场中硝烟尚未散尽。

  在费熙的口令下,所有参与演练的西洋雇佣兵与教官迅速列队,动作整齐划一。

  他们以手抚胸,向着观礼台上的贾瑞等人,行了个标准的欧陆军礼,口中高呼:

  “向尊贵的大人致敬!”

  “你们辛苦了。”

  贾瑞笑着挥手致意,随后转头面向费熙,指着前方军士手中明显比周军制式鸟铳更长的火铳,笑道:

  “这便是你所说的重型火绳枪?威力果然惊人!”

  费熙捋了捋修剪整齐的胡须,笑道:

  “不错,贾大人,此乃我欧罗巴军队主力装备,贵国称之为斑鸠铳。

  身管长,装药多,弹丸重,射程远,可破重甲!非贵国寻常鸟铳可比。”

  他又指向另一队士兵手中,几杆造型更复杂,铳尾似乎带有转轮机括的短铳道:

  “那几支叫簧轮枪,无需火绳,风雨天亦可用,射速更快,更便捷,唯造价高昂,多配与骑军或军官。”

  贾瑞暗暗点头,这些知识,他也大致了解。

  这就是三段击之法,三列轮替,交替射击,循环往复,火力连绵不绝。

  配合枪械变革,刺刀组装,线列战术,确是步战利器。

  未来一百五十年,都将是线列战术的时代。

  而自己日后军政博弈,与其说靠皇帝的宠信认可,不如说靠这些军战要术,乱世立足,力挽狂澜。

  贾瑞随即笑道:“听说贵国已经强盛非常,只是欧陆尚有一国,名曰瑞国,其军更为精锐善战,即使贵国,亦是略逊三分。”

  费熙倒是不避讳此等事,笑道:“瑞国国王雄才大略,革新军制,其军士勇悍,火器精良,步炮协同冠绝欧陆,确是一强。

  但我法兰西之于欧陆,就像大周之于安南,朝鲜,鞑靼等,也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只要君主英明,善纳良策,总归是根基深厚,日后定然雄踞欧陆。”

  贾瑞听后心中暗笑,法兰西虽然强盛,但在欧陆,不过只是列强之一,极盛之时,也不过如此。

  它相比于我泱泱中华,独步神州,还是蕞尔小邦罢了。

  但或许也正因欧陆列强争霸,各有长短,他们才能锐意进取,竞相革新,反倒是大周因为四境无匹敌者,就少了竞争求进的锐气。

  尤其宋明之后,理学渐盛,文恬武嬉,上位者为了稳固权位,重文轻武,钳制武备。

  致使华夏几百年保守有余,开拓不足,缺乏几分汉唐之时的铁血锐气。

  这也是贾瑞日后要着力扭转之处,此时不过先放于心中。

  随后两人一边检阅火器与兵士,一边又谈起军政历史。

  待到时机成熟,贾瑞邀请费熙走到附近僻静无人处,笑说道:

  先生及诸位教官,勇士之技,令本官大开眼界。

  如今朝廷外有建奴叩关,内有流寇作乱,正是用人之际。

  本官欲日后奏请陛下,以大周之健儿,编练出精熟火器的新军,以御外侮,靖安地方。

  不知先生与诸位,可愿屈尊留下,助本官一臂之力?

  本官必以上宾之礼相待,酬劳优厚!更会尽力向朝廷举荐先生,使先生所学,能上达天听。

  先生所求之传教交流,本官亦当尽力促成!”

  费熙闻言,心中暗暗也有了主意。

  他来大周,传播福音固然是使命,但他也不是狂热信徒,只不过因为出身原因,做教士更能实现自身抱负罢了。

  此人来华目的,还是希望接触上层,谋取实利,获得赏赐钱财,甚至效仿达伽马,科尔特斯等人异域扬名,跻身贵勋。

  只是条件有限,且法兰西来华太晚,不比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已然在大周上层结交了不少朋友。

  他费熙目前接触之人,无非都是淮扬地方官吏,如果能利用贾瑞,认识一些中枢人士,那对自己的事业,

  贾瑞年纪轻轻便身负皇命,手握实权,更难得的是思想开明,愿意与他这等人结交,倒是难得之机会。

  念头转罢,费熙也不推脱,用带着口音汉语道:

  “承蒙贾大人如此看重,贵国有句古话叫:良禽择木而栖。

  能为大人效力,为贵国靖难安邦出一份力,正是我所求,愿携所学,与大人合作并进。”

  随后他看向场中那两位被他带来的火器教官,以及二十几名来自法兰西或德意志邦国的西洋雇佣兵,用通用拉丁语快速说了几句。

  那两位教官和大部分雇佣兵都面露喜色,纷纷抚胸或点头,用生硬的汉语喊了几句话“愿为大人效劳!”。

  贾瑞见状,心中一喜,唤过负责钱粮的冷子云,商讨具体待遇和营地扩建,火器采办等事宜。

  正当贾瑞和费熙各举茶杯,准备再说几句合作之事时,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正向他们疾驰而来。

  贾瑞一见,却是负责传递消息的冯难,他满面尘灰却难掩兴奋之色,风驰电掣,纵马直入校场,在贾瑞面前猛地勒住缰绳。

  “大人!大捷!”

  冯难滚鞍下马,声音洪亮,忙禀报道:

  “张名振将军与史楚将军,率我等弟兄,于鹰愁涧设伏,大破匪伙!

  阵斩匪首钻山豹,过江龙及其麾下大小头目一十七人。

  毙伤匪徒百余,俘获匪徒,家眷三百余众,缴获钱粮兵甲无算。

  唯那匪首红娘子狡黠如狐,趁乱带心腹遁入深山密林,踪迹全无。

  我军斩获首级,俘获人数,皆为此次几路进剿官兵之冠!扬州衙门已行文嘉奖!”

  “好,好个张名振和史楚!”

  贾瑞闻言,精神一振,豪迈道:“两位将军骁勇,弟兄们更是辛苦。”

  “此乃开门红,传令下去,所有参战弟兄,赏银翻倍,本官这就去扬州卫衙门,亲自为他们叙功请赏!

  不仅要财货,更要以此为契机,替他们争取武官出身,你们跟随本官,不可妄自菲薄。

  日后你们中人若是立下军功,我也会不吝保举。

  “大人厚德,我等必当死报!”

  周围亲兵闻言,无不激动,齐声拜谢,不少人心中更是有了主意。

  有了武官身份,便是入了流品,彻底改变命运,这是光宗耀祖。

  贾大人提供恩赏,的确是言出必践,不来虚的。

  一旁费熙看众人狂喜振奋,又见贾瑞处事果决,挥洒自如,恩威并施。

  居然有几分他们法兰西先王,波旁王朝开创者亨利四世的影子。

  亨利四世出身纳瓦拉,本只算法兰西地方贵族,却靠着豪迈慷慨,不拘小节。

  在宗教战争的尸山血海中,以灵活手腕与坚定目标,成功统一法兰西,结束内战,最终成为法兰西新的主人。

  此人性格豁达幽默,善抚士卒,为达目的亦不乏狡诈权谋。

  这位大周的贾大人也是这般,他的境遇和性情,倒是和亨利四世这位先王相似。

  有趣的很呀,

  想到这里,费熙摸摸大鼻子,凑近来笑道:“大人初掌兵事便获此大捷,麾下忠勇,前途不可限量,用贵国的话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

  贾瑞见费熙随口引用汉人经典,知道他心思不少,亦是回礼道:

  “费熙先生所言甚是,区区山匪,不过牛刀小试。

  本官与先生及诸位勇士,来日方长,必当戮力同心,封狼居胥,青史留名,方是我辈所愿。”

  他翻身上马,意气风发道:

  “走!诸位随我去府衙,冯难,胡桂北,速回府告知,我午间不回了,就在府衙与诸位大人商议叙功及新军火器营组建事宜。”

  骏马嘶鸣,贾瑞一马当先,卷起烟尘,向着扬州城方向疾驰而去。

  ......

  暖阳斜照,帘影轻摇

  彩霞正坐在窗边暖榻上,女红做得三心二意,心中却盘算着腹中这块肉带来的分量。

  那日瑞大爷知道她怀了孩子后,也喜悦了几天,吩咐府里婆子丫鬟,对她多加照料,一些费神的活计,若是自己不方便,就不用勉强去做。

  瑞大爷还说,如果他在江南要久待,会先安排心腹,送她回神京府内,让家中老太太那边安排妥当的养胎之处。

  这些对彩霞而言,固然是难得体面,难得关怀,但她却总觉得还不够。

  人心苦不足,蛇也能吞象。

  当初彩霞只是个被贾母赏赐出来的丫鬟时,她自然只希望能有依靠,能够成为贾瑞有名分的侍妾姨娘,便是心满意足。

  但如今她怀了贾瑞第一个孩子,如若是男孩,日后若正室夫人身体孱弱,她说不得还有母凭子贵的机会。

  所以彩霞得陇望蜀,希望瑞大爷对她更加上心看重。

  但可惜的是,贾瑞只是在头两天安排了饮食起居,陪她用了两顿饭后,又开始忙起公务,晚上还是让香菱研磨陪侍。

  甚至还对她说,更希望是个女孩,日后贴心乖巧,承欢膝下,倒也不错。

  彩霞闻言,心中闪过失望。

  女孩虽好,但总归不是根基,还是只有男孩,才能做自己终身依靠。

  她心中念头翻涌,拿起旁边安胎药盏,轻轻喝了几口,主意便定了。

  “姐姐,歇歇吧,今日气色看着更好了些。”

  香菱笑嘻嘻带着两个小丫头进来,捧着一个红漆食盒,都是给彩霞的各类滋补补品,有助于安胎养身。

  在拿到大夫开的方子后,香菱总会亲自去挑选,务求选出最好的药材食材。

  彩霞却只是笑笑回应香菱,随后想到什么,又说道:

  “香菱妹妹,有一事,我要同你商量,今日晚间,便由我来陪瑞大爷歇息。”

  “大爷如今公务繁重,劳心劳神,我更为熟悉他的习惯喜好,也能更好照料。”

  香菱闻言不恼不妒,只爽快道:

  “那自然极好的,我还怕我笨手笨脚,不懂大爷心思,姐姐体贴周到,却是最合适的。”

  彩霞见香菱毫无机心,心中暗笑,随后又指着尚未显怀的肚子道:

  “我孩子若是出生,日后若是出世,你便是她的干娘,希望他能长成个顶天立地男子汉。”

  香菱只笑说道:“我倒是觉得是个女孩不错,女孩子像姐姐那般温柔细致。”

  “而且头个孩子是位小姐,日后还能帮着父亲打理内务,帮扶弟弟成材立业,也是极好。”

  香菱素性天真质朴,说这话全然出于一片真心,想到便说了,但彩霞听了后,却觉得心中不自在,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只淡笑道:

  “妹妹说的是,希望你也能早日,为大爷开枝散叶、”

  听到这话,香菱脸色一红,不再说话,只低头忙做起手里的针线。

  彩霞正还要说些旁的,五儿却走进来说道:

  “姐姐,大爷前面让人来传话,说午间就不回来了。”

  “还有薛二爷和琴姑娘来了,林府的紫鹃姑娘也来了,说是给大爷送点东西,但大爷不在,姐姐看是?”

  彩霞闻言忙道:“大爷公务繁忙,也不好让贵客久等,由我来代为接待,我这就换装出去,亲自见见几位。”

  “五儿,他们都是贵客,你嘱咐好人,送上上好的茶水点心,尤其是紫鹃姑娘,你可要格外殷勤些,别把她当一般的丫鬟来看。”

  彩霞发号施令,五儿性格内敛,也不觉得有异,忙点头应声去了。

  香菱亦是前去准备茶水。

  独彩霞先在室内对镜理妆,换上一件略显宽松的银红袄子,待等了一段时间,自己妆容看上去端庄得体,气色红润。

  她才轻轻把根本没什么迹象的肚子往前一挺,再施施然出去。

  此时薛蝌正在外面由旁人接待,宝琴坐于花厅左侧品茶,紫鹃正在和香菱等闲聊,看到彩霞进来,紫鹃便笑着过来见礼,宝琴亦是站起来笑道:

  “彩霞姐姐好,许久没见姐姐,姐姐却是愈发精神了。”

  按照身份,宝琴是小姐,彩霞无非是大丫头,宝琴本不用向彩霞如此客气。

  但她性子聪慧,精明通透,知道彩霞在贾瑞这边身份特殊些,不可当寻常丫头看,就主动起身相迎。

  彩霞自然不会见人就拿大,只轻轻挺一下肚子,笑着对宝琴和紫鹃道:

  “琴姑娘太客气了,紫鹃姐姐快请坐。

  大爷刚遣人回来说公务缠身,午间回不来,劳二位白跑一趟,实在过意不去。”

  “我们这边还有些大爷的好茶果,你们且尝尝。”

  紫鹃忙点头称谢,宝琴笑道:

  “我这次来,紫鹃是送一些扬州时兴的小玩意儿并林姐姐给大爷新誊的诗稿,我却是要向瑞大哥辞行的。

  明日我和我哥哥便要离开扬州,回金陵老家。”

  “我本想在扬州多盘桓些时日,但可惜家族有事催促,无法久留,只好先行一步,日后欢迎大哥去金陵做客。”

  彩霞闻言,殷切挽留道:“琴姑娘回得这样急?大爷今日还念叨起薛二爷和姑娘呢,何不再多留两日?”

  宝琴苦笑道:“家中长辈催促,要回去商议要事,大哥之前有事嘱咐我兄妹办妥,不好再耽搁行程。”

  “不过我有一礼物送给大哥,也让人带来了,等大哥回来后,麻烦彩霞姐姐代为转交。”

  随后宝琴让人提来一个精巧的楠木匣子,彩霞不知是何物,也不敢擅自开启细看,就小心接过,只说一定转交。

  宝琴也不多留,寒暄几句,又特意提到苏州玄墓蟠香寺有位圆慧师太精通先天神教,颇有些奇异处,大哥若是有空,也可去苏州拜访。

  各类该说之事,此时也算说尽,宝琴和紫鹃就要告辞离开。

  不过走前,宝琴却注意到彩霞一直身体前倾,特意扶着腰身,笑着问道:

  “姐姐,我看你姿态,却是似有不便?”

  彩霞早就等着这刻,只是不好提前说起,听到宝琴一问,心中一喜,正要说话,旁边香菱抢先笑道:

  “我们彩霞姐姐有喜了,她肚子里是大爷的头个孩子呢。”

  这话说毕,宝琴一惊,旁边的紫鹃更是哎呀,盯着彩霞,多问一句

  “彩霞,你是真有喜了?有多久了?”

  彩霞骄傲中带着几分羞涩道:

  “才十来天呢,大爷说月份浅,让先仔细养着,莫要声张,今儿倒叫琴姑娘和紫鹃姐姐瞧出来了。”

  宝琴心想怪不得如此,她虽年少,也知道勋贵子弟婚前有通房生子,亦是常态。

  且瑞大哥三代单传,若是有了子嗣,当然是大喜事,此时忙敛衽道贺,真心实意道:

  “这真真是好消息,我只今日才知道。

  既然如此,我回去就让我家在扬州铺面准备好几匹上等杭绸湖缎并几样精致补品,为你送上。”

  “也算是我兄妹祝贺大哥麟儿降世。”

  随后宝琴又看了紫鹃一眼,紫鹃也忙笑着附和道:

  “果真是好事,彩霞姐姐日后是有福了。

  彩霞赶紧笑着道谢,连说不敢当,然后说了几句多谢琴姑娘,紫鹃挂心,就送她们二人离开了。

  ......

  宝琴先乘马车回薛家店铺,走前想到此事,又对紫鹃道:

  “紫鹃姐姐,彩霞有孕是喜事,依我之见,你可跟林姐姐如实说清,也请姐姐心中有数,不用瞒她。” 红楼:重生贾瑞,铁血风流